全国传统医药非遗传承创新合作共同体主办“指尖上的非遗技艺:中药加工炮制”传承班首期开班

作者: 时间:2024-03-29 点击数:

3月23日至24日,“指尖上的非遗技艺:中药加工炮制”传承班(第一期)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班。全国传统医药非遗传承创新合作共同体秘书长、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刘荣志,禹州市孙思邈医药研究院院长、市级非遗传承人逯安新,禹州市传统中医药文化研究院院长、市级非遗传承人黄潇出席开班仪式。经过选拔,来自南阳医专的40余名学员参加培训。

刘荣志为第一期开班授课的非遗传承导师逯安新、黄潇、李敏生、朱有国、许宗辉和王超伟六位大师颁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导师聘书,南阳医专药学系党总支书记杨明勋和逯安新共同为禹州药工(南阳)工作室揭牌。

在两天16个学时的授课期间,非遗传承导师黄潇进行了中医药文化传承的授课,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和血脉。非遗传承导师逯安新分享了禹州中药炮制传统技艺的特色。其他非遗导师也演示和传授了“切艺”“炒艺”“炭艺”等禹州传统加工炮制技艺。


刘荣志与非遗导师和学员们交流时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是文明传承的精神纽带,要留住文化之根,传承非遗之魂。南阳医专创建了“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中心”,入驻国家级、省市级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14项。牵头成立了全国传统医药非遗传承创新合作共同体、全国中药材栽培与产销产教融合共同体和河南省中医学产教融合专业联盟等。发起了“指尖上的非遗技艺”系列传承班,先后开设了“指尖上的非遗技艺:中医针法”(吴氏中医针法、李氏针灸等)、“指尖上的非遗技艺:中医灸法”(申氏艾灸、王氏疤痕灸等)、“指尖上的非遗技艺:中医指法”(张氏经络收放疗法、胡氏捻筋等)、“指尖上的非遗技艺:中医外治法”(大刘骨科、骞氏经筋膏等)传承班,受益学生近千人。中药炮制技术作为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传承意义重大。此次开设中药加工炮制技艺传承班,希望学员们不仅要深入学习炮制技艺,更要将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基因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和珍视这一传统技艺。

本次传承班的成功开班,体现了全国传统医药非遗传承创新合作共同体、全国中药材栽培与产销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文化传承、技能传授、创新发展、资源共享、经验交流和推广宣传等方面的多重作用,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积极贡献。下一步,南阳医专将把“指尖上的非遗技艺”系列传承班等培训活动推广到共同体内成员单位。



该传承班由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发起,全国传统医药非遗传承创新合作共同体、全国中药材栽培与产销产教融合共同体、河南省中医学产教融合专业联盟联合主办,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禹州中药加工炮制技艺”传承大师亲自授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12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针灸骨伤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