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 | 防范于心,反诈于行——防诈安全知识宣传

作者: 时间:2025-03-21 点击数:

防范于心

反诈于行


校园反诈指南


大学生活自由精彩又有料

享受校园生活无限好

校园电信诈骗莫中招

据统计,超7成大学生都曾收到过诈骗信息

电信诈骗、网络诈骗

更是频频“光顾”校园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拆解常见骗局

助你练就“火眼金睛”

咱们反诈这门课绝不能挂科!




实习兼职防骗

骗子发布看起来很诱人的实习兼职信息,比如“高薪家教,日结500元”“轻松办公室兼职,月入过万”。等你心动联系他们,就会以各种理由让你交钱。交了钱后,要么安排的工作根本不存在,要么以各种借口让你无法入职,钱也打了水漂。


★防诈技巧:

1.查看招聘官网,确认招聘信息真实性。

2.不要随意将个人重要信息提供给陌生公司或个人。

3.遇到提前交钱、提供银行卡密码等不合理要求,坚决拒绝。




校园贷诈骗

诈骗分子往往打着“低息贷款”“零门槛贷款”的幌子,声称无需抵押、快速放款,吸引急需资金的同学上钩。但实际上,这些贷款暗藏高额利息与各种名目的手续费。


★防诈技巧:

1.理性消费,避免因虚荣陷入借贷陷阱。

2.对于诱人的贷款条件,要保持高度警惕,绝不能轻信。

3.妥善保管个人重要证件,不随意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




网络交友诈骗

骗子在社交平台立完美人设,频繁热聊、关怀备至,利用情感需求获取信任。等关系熟络,就推荐“稳赚不赔”投资项目,先用小额盈利诱你上钩,等加大投入便操控后台让你血本无归,还以“解冻账户”“提现保证金”为由骗你持续转账。


★防诈技巧:

1.保持理性,不被表象迷惑。

2.谨慎谈及钱财,拒绝转账要求。

3.多方核实身份,不盲目轻信。




通信诈骗

骗子伪装成执法人员,以你涉嫌违法犯罪、账户被冻结等为由,要求你配合调查,将资金转到所谓“安全账户”。他们还会发送伪造的法律文书,让你信以为真。


★防诈技巧:

1.接到自称公检法等机构的电话,不要慌张,挂断后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或到相关部门当面核实。

2.拒绝单独行动,不跟随其到偏僻或私密场所。

3.若怀疑遭遇通信诈骗,立即拨打110报警,或向通信运营商、银行求助。




奖学金诈骗

骗子冒充学校教务处、辅导员或教育部门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发送伪装学校官方奖学金领取页面,学生点击进入后,被要求填写个人信息、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一旦提交,这些信息就会被骗子获取。


★防诈技巧:

1.收到奖学金通知后,不要急于操作,先与学校教务处、辅导员或相关负责老师进行核实,确认通知的真实性。

2.对于陌生短信、消息中的链接,切勿随意点击。

3.不要轻易透露个人银行账号、密码、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




反诈小常识

1.谨记一个电话:96110是全国反诈劝阻专线。当接到96110打来的电话时,一定要认真接听,积极配合,因为这很可能是公安机关在提醒你避免遭受诈骗。

2.下载一个APP:国家反诈中心APP,这可是防诈的“神器”!它能实时预警诈骗信息,还提供丰富的防诈知识,多一人安装,就少一人受骗。

3.牢记一个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4.警惕一种心理:面对“轻松赚钱”“高额回报”“中奖”等诱惑,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天上不会掉馅饼,那些看似诱人的“好处”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陷阱。


大学生活美好又充实,但防诈这根弦不能松。多一分警惕,少一分风险。让我们携手共筑防诈防线,在安全的校园环境里尽情逐梦!




校园诈骗花样多 提高警惕别松懈

不轻信陌生来电 不乱点可疑链接

个人信息要捂紧 转账汇款多查验

多学习反诈知识 常和身边人提醒

遇到问题别慌张 保留证据快报警

师生齐心筑防线 互帮互助共防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12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针灸骨伤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