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于心,反诈于行——大学生防诈骗指南

作者: 时间:2025-03-14 点击数:

  防范于心
  反诈于行


   

随着科技的发展,诈骗手段也日益翻新,让人防不胜防。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学识渊博,更要有防范诈骗的意识和能力。以下是一份大学生防诈骗指南,让团团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守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商家公司厂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刷单、贷款、手机定位和招商等形式进行诈骗。


常见校园诈骗有哪些?      

     

       
01                
刷单返利诈骗              

               

               

               

打着“轻松赚钱”“高薪”等旗号,在网络社交平台发布招聘广告,引导下载APP完成指定任务后可返利提现,但到后面要完成任务时需先垫资,结果本金与垫资一去不回。


02                
校园贷诈骗              

               

               

               

打着“手续简单”“利息少”等虚假旗号在校园内部及周围张贴广告,诱骗在校大学生,后期通过收取高额手续费、服务费、担保费、罚息违约金等手段,利滚利,翻倍速度极快,让借款人不堪重负,最后采用骚扰、恐吓、威胁甚至暴力等手段催收欠款。


03                
冒充好友诈骗              

               

               

               

通过冒充同学,在QQ或微信等社交平台上与受害人联系,以自己急需用钱为借口,让受害人微信或支付宝先转账给他,并要求受害人将银行卡号给他,承诺一段时间后给受害人转账进银行卡。

04                  
兼职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大学生想兼职赚外快的心理,发布虚假招聘广告,要求先收取押金、保证金和培训费等,最后失联。

05                  
游戏交易类诈骗                

                 

                 

                 

在游戏平台假称要购买受害人游戏账号或装备,诱导受害人到指定虚拟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然后以账户资金被冻结、缴纳保证金等理由诱使受害人转账。

06                  
冒充客服类诈骗                

                 

                 

                 

诈骗分子非法获取受害人信息后,冒充客服拨打受害人电话,以受害人购买产品被举报不合格,商家得赔偿,要求出示银行卡号等信息收取赔偿款。


               

               

如何防诈骗?


     

   
1、安装“国家反诈中心”                

             

请同学们积极下载并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从源头上防止被骗。如遇到可疑情况,请及时报警。


2、增强反诈骗意识                

             

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


3、冷静面对诈骗问题                

             

万一上当受骗,请立即拨打96110或110,并保存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


             

             
防范电信诈骗小知识“四要四不要”      



     
四要        

转账前要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核对对方身份;

微信、支付宝要开启转账延迟到账功能,发现被骗可以及时撤回;

网上聊天要留意系统弹出的防诈骗提醒;

接到可疑电话或发现自己亲友被骗的要及时拨打96110或110。



     
四不要        

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验证码、银行卡和身份证信息;

不要在任何网站接受通缉令、逮捕令和资产冻结令;

不要点击不明链接;

不要将资产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



     

     

     
图片    

   

     

     


诈骗套路层出不穷

稍不留神就会落入陷阱

同学们要始终铭记

防范于心,反诈于行

树立反诈意识,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12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针灸骨伤系